提及正宗的川菜,会想到什么,鱼香肉丝,酸菜鱼,回锅肉,还是麻婆豆腐,很多人都喜欢在川菜馆点下一道植物肉的菜——麻婆豆腐。
百年以前,在成都西北郊的万福桥,有一家专卖红烧豆腐的小饭铺。老板娘夫家姓陈,因她圆脸上有几颗浅麻子,故大家都唤她陈麻婆。
小饭铺的铺面虽然不大,且设备简陋,可陈麻婆心眼儿好,为人厚道,再加上利索能干.所以生意做得很红火,来来往往的客人都愿意在小饭店坐坐或者吃点什么。当时成都西北部盛产油菜籽,当地人把它加工成菜籽油,运到成都来卖,做这种生意的人很多。陈麻婆心地善良,她知道生意人出门在外很辛苦,又是出力气的人,能吃辣的、麻的、咸的和烫的。每当贩夫们来小饭铺吃饭,她都要做个豆腐给他们吃。这豆腐红通通的颜色,味道热、麻、辣、咸俱全,令这些贩夫食欲大増,赞不绝口。贩夫们吃惯了万福桥的豆腐,大老远也会紧赶慢赶地到陈麻婆的小饭店吃一碗热乎乎、香喷喷、麻辣辣的豆腐。
“陈麻婆的豆腐好吃!”这一传十、十传百的,万福桥的豆腐就出了名,后来人们索性就叫陈麻婆做的豆腐为“麻婆豆腐”。一些中上层社会的人士也时常光临这家小饭铺,吃口麻婆豆腐换口味。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麻婆豆腐已在成都享有盛名。麻婆豆腐的风味概括起来为八个字:“麻、辣、烫、香、酥、嫩、鲜、活”。据说,麻婆豆腐这一项绝活不少厨师究毕生的精力和手艺也没有将其学到手。但近年来,川菜和这道麻婆豆腐已经遍布全国不少城市。甚至麻婆豆腐还传至国外,在东京、纽约等域市的中国餐馆里,它也是备受青睐的菜肴。
《中医药膳食疗》这本著作:
1.重点将药食同源药物和保健品类药物在书中重点罗列出来,并记载了药食同源药物的常用药膳,药食同源药物在书中用*号标出。
2.按照执业药师的标准将临床常见病罗列出来,并对每种常见病进行辨证施膳,体现了施膳的常见性和实用性。
3.本书书后附有药食同源药物的彩图。
团队几年的辛苦奋斗,首次将101种药食同源药物进行整理并加上常用药膳,希望能为大家合理施膳提供参考,为大健康发展尽一份力。这本书也是首次将药食同源进行整理,市场到目前为止还没见到这样的书籍。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